行路难,李白诗中的壮志与挫折

行路难,李白诗中的壮志与挫折

通识达人 2025-04-24 15:32:31 看科技 20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李白的《行路难》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以其豪放的风格、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及它的原文及注解。

《行路难》原文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注解

  1.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句诗以“大道如青天”起兴,形象地描绘了人生道路的宽广与美好,但紧接着“我独不得出”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挫败感,这里的“我”指的是诗人自己,也象征着所有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困境的人。

    行路难,李白诗中的壮志与挫折

  2.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长安城中那些庸俗之人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不屑与厌恶,他们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而争斗,完全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3.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诗人以“弹剑作歌”的动作和“奏苦声”的歌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满。“曳裾王门不称情”则直接指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与挫败。

  4.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偏见和官场险恶的批判,韩信和贾谊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但他们却遭到了小人的嘲笑和排挤。

  5.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诗人以燕昭王礼遇郭隗的故事为例,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相知相重的向往,这样的理想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6.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这两句诗继续引用历史典故,赞美了剧辛、乐毅等忠臣良将的忠诚与勇敢,他们为了国家和君主的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7.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诗人以昭王的白骨和黄金台的荒芜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也暗示了贤臣良将难以得到重用的悲哀。

  8. 行路难,归去来!:这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诗人情感的爆发点,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艰难和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诗人选择了“归去来”,即放弃仕途归隐山林。

  9.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这两句诗通过告诫人们不要效仿古人的愚蠢行为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颍川水和首阳蕨分别代表了过去的错误选择和失败的经历。

  10.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诗人以“含光混世”的态度来面对现实生活的平庸与乏味,认为保持低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他也批评了那些追求名利、孤芳自赏的人是可笑的。

  11.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诗人通过对古代贤达人士命运的观察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功成名就后不懂得急流勇退的人往往会遭遇不幸的结局,这一发现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归隐之志。

  12.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这两句诗再次引用历史典故来强调功成身退的重要性,伍子胥被弃于吴江之上和屈原投江自尽都成为了千古悲剧。

  13.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诗人感叹陆机的雄才大略竟然无法保护自己的安全;李斯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没有及时抽身离开权力的中心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两个例子再次证明了功成身退的道理是多么的重要。

  14.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华亭鹤唳(比喻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和上蔡苍鹰(比喻官场斗争的残酷无情)来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斗争的厌恶之情。

  15.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诗人以吴中张翰为例说明即使是达官贵人也有思乡之情;秋风一起便想起了远方的家乡——江东,这表明无论身处何方人的心总是牵挂着故乡的土地和亲人。

  16.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人生的总结性看法他认为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声不如珍惜眼前的幸福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快乐,这是一种非常洒脱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超脱物外的智慧表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万号网,本文标题:《行路难,李白诗中的壮志与挫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